四足机器狗:具身智能商业化的先行军

AI快讯1天前发布 niko
2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在具身智能领域,机器狗与人形机器人各有千秋,然而在商业化进程上,四足机器狗已抢先一步。

具身智能的形态并非局限于人形。尽管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但四足机器狗已成为具身智能加速进化中的重要分支。在特定场景里,其稳定性远超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云深处的产品便是例证,在户外崎岖路面行走自如。

以宇树科技旗下行业级机器狗B2-W为例,工业轮足构型使其能完成多种高难度动作,获马斯克称赞。虽然四足机器狗缺少上肢操作能力,却凭借稳定灵活的下肢,在特种、救援、户外等场景大放异彩,甚至在家用场景也开始商业化落地。宇树科技的B2-W已量产一年,消费级产品Go2销量可观;云深处向新加坡能源集团交付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四足机器狗领先商业化的原因,首先在于其对户外场景的征服。它与人形机器人在“还原”路径上存在差异,商业化路线有交织也有不同侧重。二者都能用于巡检场景,但四足机器狗更适应户外复杂地形,在侦察、消防救援等场景优势明显。此外,其负重能力强,“负载+ 户外”的特点为其打开更多应用空间,还可通过模块化提高“可用性”。

在消费级场景方面,四足机器狗也有独特切入点。早期涉足企业的产品具备“骑乘”和“情感陪护”功能,如小鹏的智能机器马、小米的“铁蛋”。随着技术发展,现阶段机器狗在C端形成两条路线:宇树科技注重实用性;蔚蓝科技注重外观和交互。蔚蓝科技还通过与京东合作扩大市场,并尝试导盲犬项目。

四足机器狗具有成本和先发两大优势。其成本更低,能减轻企业成本压力,提高下游接受度,且已深入场景,处于良性发展循环。因此,四足机器狗可视为具身智能的“oldmoney”,虽与人形机器人难以形成“抗衡格局”,但二者能优势互补,促进生产关系变革,而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方面需加快步伐。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