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Gartner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全球在生成式AI方面的支出预计将达到6440亿美元,相较于2024年增长76.4%。这一显著增长引发广泛关注,众多分析公司均留意到企业对生成式AI的采用和支出不断攀升。
报告强调,2025年硬件将在生成式AI支出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占比达80%。具体而言,设备支出预计将达3983亿美元(增长99.5%);服务器支出为1806亿美元(增长33.1%);软件支出相对较少,为372亿美元(仍有93.9%的增长);服务支出为278亿美元(大幅增长162.6%)。
Gartner分析师JohnLovelock解释称,设备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主要由供应驱动,而非需求驱动。尽管消费者和企业并非急切寻求AI设备,但制造商正积极推出相关产品。他预测,到2027年,几乎所有个人电脑都将由AI驱动。
虽然目前硬件在生成式AI支出中占据主导,但Lovelock指出,随着市场发展,这一比例可能进一步提高。生成式AI功能将越来越多地嵌入现有软件中,这要求企业重新评估其技术预算和基础设施规划。
然而,Gartner报告也指出,企业内部的许多生成式AI项目未达预期。主要原因有三点:数据质量不足、员工在使用新技术时遇到困难以及投资回报率不高。这些挑战表明,成功采用生成式AI的障碍往往与企业内部组织准备情况相关,而非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2025年,企业预计将从雄心勃勃的内部项目转向更成熟的商业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可靠的实施和回报。技术领导者应优先选择将生成式AI功能集成到现有系统的供应商解决方案,而非从头开发定制应用程序。
随着生成式AI支出加速迈向6440亿美元,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支出的规模,而在于使投资与组织准备情况相匹配,克服关键失败因素,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快速发展技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