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价值重估带来新局势,在此背景下,阿里与拼多多在AI领域走向截然不同。阿里积极投身AI,言必称AI;拼多多却在AI浪潮中几乎隐身。这一对比,凸显了两家公司战略方向的差异。
今年年初以来,阿里股价大幅上涨,引发了关于阿里是否为AI公司的激烈讨论。从资本市场角度看,阿里「云 +AI」转型定位在股价上有所体现,但也有人质疑其只是借DeepSeek热度讲故事。
投行对AI公司从价值链划分出三层标准:第1层为支撑AI产业的基础设施供给端,如英伟达和云厂商;第2层是拥有可商用自研模型的大模型研究组织,像OpenAI;第3层是为终端市场提供商品化服务的消费级/企业级AI应用开发商,例如chatgpt。
阿里在AI领域呈现「三位一体」布局。阿里云处于第1层,Qwen在第2层,夸克在第3层。然而,阿里在这三层虽有布局,但都有提升空间。这一布局既证明其AI化,也体现出AI化不够彻底。
摩根大通研报将中国AI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当前处于第2阶段。在此阶段,IaaS经济回报被看好,能提供芯片和算力的厂商受益。阿里因手握阿里云,有望成为资本支出受益最高的公司。
DeepSeek的出现对中国AI行业影响深远,它将大模型变为公共用品,众多产品接入以获取流量。不过,阿里和字节在这方面保持谨慎,对自身路线图有自信。
此外,Qwen成为苹果国区iPhone的AI合作商,夸克提前卡位应用层。这些迹象表明,阿里转型AI是着眼于大后期发展,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这一战略考验着其战略规划与组织能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