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命商业化模式浮出水面。如今,有人利用AI抓取小红书热门运势内容,通过矩阵账号发布AI算命帖子,吸引用户私信咨询,引导至微信进行深度分析并收费,轻松赚取零花钱。
AI算命现象可从多个层面剖析。自助式AI算命,即个人掌握AI技术自行获取分析结果,而利用信息差为他人提供算命服务也屡见不鲜。像有人的母亲在抖音被“算命大师”利用AI工具生成的模糊分析所迷惑,这背后正是巴纳姆效应作祟,人们易对模糊普适描述产生认同感,源于对完整性和确定性的追求,以及“逆知未来”的心理需求。
从决策角度看,决策性焦虑促使一些人寻求AI算命。面临重大选择时,人们内心迷茫,AI算命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却能转移焦虑,提供方向感,成为缓解决策冲突的方式。
还有部分人深受宿命论影响。这种观念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从心理学角度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不过,决定论指出行为和选择影响命运,如《了凡四训》与《教父》中的人物故事。
针对AI算命的可信度,与DeepSeek的对话给出见解。它认为生辰八字可作文化研究对象,但决策缺乏科学严谨性。很多人觉得算得准是心理认知偏差与主观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算命价值不能简单二元判断,应从中汲取对规律的敬畏和对能动性 的坚守。真正的“改命”靠自身努力,命运是“知命而不认命”的创造性过程。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