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领域新动态:谷歌与理想汽车的不同抉择
开源一直是软件生态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谷歌的Android通过开源策略取得巨大成功,而如今有消息传来,谷歌计划终止Android开源项目(AOSP)的维护工作。据“爱范儿”报道,谷歌将逐步停止对现有公开代码分支更新,削减相关支持资源。除受GPL等开源协议约束的必需组件外,其他模块的源代码更新或不再开放。此消息由海外科技媒体AndroidAuthority率先披露并获谷歌官方证实。
不过,安卓并非走向“闭源”。从Android Authority原文可知,未来大版本发布时(如Android16)代码仍会公开,Linux内核分支也会继续开放。目前安卓开发有公共的AOSP分支和内部开发分支版本,停止AOSP分支是因其代码常落后于谷歌内部版本,带来功能差异和合并冲突等开发负担。这一举措意味着安卓开发过程将转为谷歌内部进行,完成后再对外公布。
这一变化影响不小。外部开发者无法实时跟踪代码变动,只能在新版本发布时获取更新。特定安卓组件的公共源代码发布频率改变,许多基于AOSP的专用设备,如自动售货机、公交刷卡机等,新漏洞修复需等安卓大版本公布。喜欢AOSP或为其做贡献的外部开发者会感到沮丧,没GMS许可证,为安卓系统开发贡献将更具挑战,开发者也更难跟上安卓平台新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AOSP≠Android。安卓主要由AOSP、商业约束条款环境、GMS(谷歌移动服务)几大部分构成。AOSP是在多种开源协议下发行的开源项目,GMS包含面向用户的APP和核心后台服务的APK及GMSCore。
与谷歌这一举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汽车在开源领域迈出重要一步。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宣布,理想汽车成为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汽车企业,其理想星环OS整体性能全面超越行业头部闭源AUTOSAR操作系统。
面对2020年全球芯片短缺引发的供应链危机和闭源操作系统带来的芯片适配与验证挑战,理想汽车于2021年启动汽车操作系统自研项目,投入200人研发团队和超十亿元研发费用,2024年实现首个版本量产上车。
理想星环OS在芯片适配方面优势突出,相较于闭源操作系统下新款芯片3 -6个月的适配周期,它能在四周内完成芯片适配和验证,全面支持各类车用芯片架构,真正实现芯片选择自由。在性能提升上,理想星环OS完成系统全链路优化,多控制器系统协同配合,显著缩短“感知- 决策 -执行”时间,响应速度相比AUTOSAR操作系统提高1倍、响应稳定性提高5倍。在主动安全和车身控制方面也表现出色,能缩短高速状态下AEB刹停距离,提升车身姿态精准控制。
信息安全层面,理想星环OS采用软硬结合的多层次防护架构,多种高性能密码学算法支持,实现全链路设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构建高安全性、强隐私保护的车域计算环境。此外,理想星环OS能有效降低成本,自研车用虚拟化系统和异构系统设备共享框架,实现AI算力和硬件设备共享,降低性能损耗、访问时延和存储资源占用,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惠。
目前主流汽车操作系统众多,开源与闭源之争已从计算机领域延伸到企业商业理念博弈。此前不少AI技术先行者采用闭源或“半开源”模式,而国内近年不断布局开源生态,如DeepSeek、RISC- V、通义万相。开源作为智能时代的“活水之源”,正推动着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