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苏州“芯片全科医院”胜科纳米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每股9.08元,发行市盈率42.64倍,上市首日涨幅达202.42%,以27.46元/股收盘。次日开盘虽下跌7%,但最新总市值仍达101亿元。
胜科纳米成立于2012年8月,作为国内第三方半导体检测分析实验室的头部企业,为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提供样品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等实验,“芯片全科医院”之名由此而来。2024年9月,该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半导体产业链中,分析测试是关键一环。中国大陆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产业起步较晚,但胜科纳米发展迅速。其对先进制程的覆盖能力可达3nm,典型客户涵盖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如芯片设计厂商客户A、卓胜微、高通、博通;国内头部晶圆代工厂华虹集团、客户H;全球封测巨头日月光、长电科技;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应用材料、北方华创;国内显示面板龙头京东方、天马微;国内LED芯片龙头华灿光电等。
胜科纳米法定代表人李晓旻,同时担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和总经理。此次IPO,公司拟募资2.97亿元,用于苏州检测分析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李晓旻出生于1975年4月,北大微电子专业本科毕业,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硕士。2001年至2004年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电子研究所做研发工程师,2004年在新加坡创立商业化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新加坡胜科纳米,2012年回国在苏州成立胜科纳米,并于2017年收购新加坡胜科纳米,形成境内外业务布局。
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胜科纳米累计营收超10亿元,累计净利润超2亿元。2024年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5.40%;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17.19%,主要受新老实验室扩建、新产能建设投入影响。公司预计2025年1- 3月营收在1.1亿元 – 1.2亿元区间,同比增长26.78% – 38.31%;归母净利润达950万元 – 1200万元,同比增长10.63% -39.75%。
技术层面,胜科纳米聚焦先进工艺,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3nm,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于靠前位置。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先进制程(28nm及以下制程)、高端特色工艺(高性能模拟芯片、高集成度射频芯片等)、先进封装(混合键合、晶圆级封装等)、先进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大硅片等)等先进工艺领域的收入规模较高且逐年上涨,2024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77.29%。
胜科纳米已成为我国极具影响力的第三方半导体检测分析实验室之一。2023年度在失效分析、材料分析领域国内收入合计3.26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86%,失效分析业务销售收入规模领先主要竞争对手。报告期各期,公司来自失效分析、材料分析业务的收入占比均超95%,领先同行业可比公司。不过,相对于闳康、赛宝实验室等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机构,胜科纳米在大陆地区业务起步晚,目前处于快速开拓和高速发展阶段,总收入规模与闳康等企业仍有差距。
半导体产业链中,前道量检测用于晶圆加工制造环节,后道检测用于晶圆制造工艺完成后的芯片测试,而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等半导体实验室检测需求来自半导体产业链各类型客户,主要针对失效样品进行缺陷定位与故障分析,帮助客户提高产品良率。胜科纳米来自芯片设计、晶圆代工、设备及材料环节客户的收入占比较高。
目前,胜科纳米在新加坡、苏州、南京、福建、深圳、青岛设有六个检测分析实验室,并在马来西亚设立市场服务团队,预计2025年深圳、青岛实验室均可实现盈利,而其他国内竞争对手业务多布局于境内。截至2024年6月30日,胜科纳米有567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95人,占总人数16.75%;拥有32项境内发明专利,在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及可靠性测试分析等领域形成多项核心技术。但公司经营规模扩大使流动负债规模提高,各期末负债金额增长较快。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领域,Labless模式逐渐兴起,即半导体企业将失效分析等检测分析工作交由专业第三方实验室执行,现阶段也涵盖“轻实验室”模式,与厂内自建实验室In- House Lab模式相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达80亿元,2027年有望达到180 -200亿元,行业成长性良好。
胜科纳米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公司已掌握多类型产品检测分析能力,累计服务全球客户超2000家,客户类型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等众多领域。2024年以来,公司加强与客户A、华虹集团等重点客户合作,截至2024年10月31日在手订单总金额约1.13亿元,同比增长24.68%。
胜科纳米持续获半导体产业链顶尖企业认可,与大客户客户A合作紧密,获评客户A -优秀质量专项奖,是亚太地区首家获赛灵思官网认可的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还与赛默飞、日立、蔡司等全球顶尖分析仪器厂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2024年以来与中兴通讯、屹唐半导体等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保障未来收入增长。
我国分析仪器行业起步晚,半导体行业分析仪器市场基本被海外厂商垄断,国内半导体检测分析厂商分析仪器普遍依赖进口。报告期内,胜科纳米重要供应商包括赛默飞集团、滨松集团等,对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比重较高。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胜科纳米有9家控股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晓旻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股59.72%,包括直接持股43.79%,以及通过江苏鸢翔、苏州禾芯等间接持股。股东李晓东是李晓旻的哥哥,直接持有发行人0.91%的股份并担任发行人董事、副总经理,为李晓旻的一致行动人。江苏鸢翔、苏州禾芯等为李晓旻的一致行动人,李晓旻还担任相关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或执行董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胜科纳米60.63%的股份。此外,截至2024年10月31日,李晓旻因增资等存在未到期负债合同金额总计9375万元,应付利息金额合计814.82万元。
随着半导体产业发展,国内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环境成熟,本土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逐渐崛起,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众多综合性检测机构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布局,切入该赛道。行业内还有较多中小型民营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具有本地化服务优势。未来,半导体检测分析行业可能吸引更多新进入者参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