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智能在医疗领域迈出关键步伐。3月20日,百川智能携手北京儿童医院发布“福棠·百川”儿科大模型,并推出AI儿科医生基层版与专家版应用,已在多地基层医院落地,这是其医疗方向的重要进展。此前,百川智能在业务架构与团队核心成员方面历经重要调整。2月19日,PE团队从B端组调至产研组;3月3日,裁撤B端组,聚焦医疗核心业务。3月17日,两位联合创始人离职消息传出,或与Allin医疗战略有关。
行业形势促使战略调整。当下大模型及医疗领域形势多变,1月20日DeepSeek发布高性能推理模型R1,改变AI行业格局;数日前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成为医疗行业有力竞争者。创始人王小川对深入医疗决心坚定,但医疗赛道困难重重,存在专业壁垒,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诸多难题待解。
医疗业务布局与理念存争议 。百川智能在医疗行业布局有多个关键节点,2024年7月确定Allin医疗计划,投入资源打造AI医生。王小川对AI医生定位独特,称要“造医生”,改变医疗路径。然而,业内对此质疑不断,AI医生在与患者交流、社会接受度、法律合规及商业化等方面面临挑战,支付路径尚未走通。
行业前车之鉴与务实方向。依图医疗曾是医疗AI明星企业,却因临床试验设计失误、商业化失利等原因退场。平安医保科技也遭遇“关停并转”。而讯飞医疗通过参与医疗信息化建设、联影智能借助硬件设备资源融合,实现AI技术落地与商业化。在行业从“颠覆医疗”转向“重塑流程”的当下,百川智能的医疗之路充满未知。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