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芯片出口中国骤减,中国半导体崛起背后的较量

AI快讯1个月前发布 niko
0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韩国芯片出口中国规模大幅下降。今年二月,韩国芯片对中国出口规模锐减31.8%,降幅大于1月的22.5%。曾经,中国是韩国半导体最大出口客户,如今占比不断下滑。2020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合计占韩国半导体出口61.6%,到2024年底降至51.7%,其中对内地从40.2%降至33.3%,对香港从20.9%降至18.4%。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稳步提升。近年来,中国愈发重视半导体自主可控,自给率从2014年约14%增长到2023年23%,近十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加拿大调查公司TechInsights预测,2027年有望接近27%。通过“十四五”规划和“芯片大基金”等,中国持续加大投入,与韩国形成鲜明对比。

研发投入差异显著。中国头部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5%,韩国企业平均仅5%。大规模投入带来显著成果,在半导体四大关键领域,中国已全面超越韩国。以最高技术领先国100%为基准,高集成度存储芯片技术中国达94.1%,韩国90.9%;低功耗AI芯片领域,中国88.3%,韩国84.1%;功率半导体方面,中国79.8%,韩国67.5%;下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领域,中国83.9%,韩国81.3%。

中国市场优势与韩国人才困境。中国庞大国内市场为半导体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新兴产业崛起拉动芯片需求。而韩国半导体产业因人才短缺和竞争加剧陷入困境,低生育率导致人才不足,大量工程师流向中国企业,如长鑫存储35%工程师来自韩国。

韩国积极应对产业衰退。为应对半导体产业衰退,韩国政府宣布设立340亿美元政策基金,支持关键技术领域企业。同时,考虑提高资深工程师福利待遇,阻止人才外流。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