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效率革命:系统排班、机器与人及价格战下的数字较量

AI快讯1个月前发布 niko
22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瑞幸员工透露,今年瑞幸强化了系统排班执行力度。新排班体系要求门店值班人员与系统一致,如需调整可备注申请。进入3月,不少店长通知全部以系统排班为准,这一做法未能考虑实际运营情况,员工吐槽系统排班逻辑仅看小时杯量,忽视了清洁品控、搬货打烊等工作量。

有员工猜测此次调整与去年类似,是在淡季通过系统调整工时,实现降本增效。去年3月瑞幸就加大对门店员工的绩效考核,冻结招聘和晋升,被员工总结为“3.1事变”。还有员工调侃瑞幸需要的是机器人,或许宇树科技才是瑞幸效率革命的终局。

在瑞幸的“三月革命”下,员工单人效率显著提升。有员工晒出的工作量显示,高峰期单人每小时能完成约50杯的出杯量。市场调研表明,瑞幸高峰期单人效率可达1.33杯/分钟,远超星巴克和库迪。从平均出杯量看,瑞幸近年来不断探索单人效率极限。财报数据显示,23年单店日均杯量增长,单店员工数增长幅度小于杯量增长幅度,人均产出提高,单个全职员工日均出品连续4年增长。更高的单人效率使瑞幸能用更少的人完成更多营业额,员工工资占营收比重持续降低。瑞幸CEO郭谨一认为技术驱动是人、货、场三大支柱的关键,而门店一线员工如同毛细血管,效率革命压力传递给他们风险较低。有员工总结,每年3- 4月熬走一批老人,5 – 6月进一批新人,可实现人员大换血和淡季降本增效。不过,受制于价格战,瑞幸仍需挖掘更多效率空间。

瑞幸在提升效率方面,采取了“更多的机器更少的人”策略。今年3月瑞幸推出“鲜萃轻轻茉莉·轻乳茶”,并向全国市场投放2万多台自研萃茶设备“瑞掇菁”。理论上,这可减轻员工工作量,实现员工从咖啡师到茶饮师的转变。但实际情况是,萃茶机从试用起就不受员工欢迎,被称为“行走的S项”。萃茶机使用流程复杂,营业中清洁流程繁琐,使用一次至少耗费32分钟。而且,萃茶机是品控稽查高危区,有10处容易出现卫生隐患,一些门店仍选择手动泡茶。对于系统自动排班和不断提升的效率要求,员工琢磨出“瑞幸式躺平”的对抗方式,即降低及时率,让系统优化排班增加人手。及时率是员工主要考核指标之一,类似外卖骑手的送达时间,衡量员工出单速度,及时率低会扣钱。不过,更多员工还是与系统达成内卷式平衡。

2024年,瑞幸CEO郭谨一透露,自动订货采纳率从20%提升到85%。3月的系统自动排班考核,或许是瑞幸在淡季寻找更优流程、提高采纳率以应对价格战的举措。近期咖啡饮品涨价,瑞幸部分单品也有调价,但CEO郭谨一表示公司预计通过供应链缓解成本压力,目前没有提价计划,9.9元活动会持续。3月瑞幸补贴5亿张九块九优惠券为轻乳茶新品造势,新品销量可观。不过,9.9参与产品减少,券领取也有限制。有咖啡从业人士分析,这是瑞幸想锚定9.9价格带流量,减轻咖啡涨价压力。在持久的价格战中,瑞幸的数字效率提升仍需持续,3月变革只是人和机器磨合的小插曲。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