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hrome:从崛起至称霸,再面临反垄断与AI时代挑战

AI快讯1个月前发布 niko
4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3月初,美国司法部再度向Google施压,重申去年11月的要求:出售Chrome浏览器,终止默认搜索引擎交易。

美国司法部此举并非无的放矢。过去十多年,Chrome从新兴挑战者跃居浏览器市场霸主,占据全球近七成份额。在Windows、Mac、Android和iOS平台,均有其身影。

Chrome不仅是全球网民常用上网入口,更是Google商业帝国核心支柱之一,无缝对接Google搜索、广告业务、Gmail、YouTube等生态,甚至影响Web标准演进。

然而,Chrome强大的影响力,正是其被反垄断机构盯上的根源。美国政府认为,Chrome的市场统治地位威胁竞争,谷歌借此控制搜索流量、稳固广告业务,对手难以撼动其地位。此次,美国司法部态度强硬,希望拆分Chrome,重塑公平竞争环境。

那么,Chrome是如何走到今天的?2008年,浏览器市场格局迥异,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IE)占据主导,MozillaFirefox快速崛起。就在此时,Google携全新浏览器入场,宣称比IE更快、比Firefox更稳定,颠覆了浏览器设计理念,对互联网用户而言,宛如一场浏览器革命。

这一切始于一份漫画。2008年9月2日,Google Chrome以独特方式亮相——一份漫画,而非盛大发布会或大规模广告投放。这份由传奇漫画家ScottMcCloud绘制的38页技术漫画,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向全球用户介绍了一款创新浏览器。

它采用多进程架构,各标签页为独立进程,防止一个网页崩溃导致浏览器瘫痪;集成V8JavaScript引擎,让网页应用运行更快、更流畅;设计极简UI,省去传统浏览器复杂菜单栏,聚焦网页内容。

谷歌工程师深知,要打破微软IE和MozillaFirefox的双头垄断,Chrome需具备真正技术优势。多进程架构提升稳定性,V8引擎使JavaScript运行速度远超对手,简洁界面让用户初次使用便感受到差异。这种「开箱即用的流畅体验」,助力Chrome迅速吸引用户。

推出仅一年,Chrome市场份额突破5%,并通过频繁更新优化速度,V8引擎性能提升,网页加载时间比Firefox和IE更快。2010年,Chrome推出扩展商店吸引开发者,还发布Mac和Linux版,打破Windows浏览器限制,向全平台扩张。

2012年,Chrome for Android和Chrome foriOS相继发布。Android版Chrome取代旧版浏览器成为默认选项,用户基数迅速增长,带来移动端大量流量。同年5月,Chrome全球市场份额首次超越IE,标志微软十几年的浏览器霸主地位终结。

2013年底,Chrome全球市场份额超40%,甩开IE和Firefox。Google继续改进浏览器安全性、扩展生态和同步体验,对Web标准影响增大。随着HTML5普及,Chrome推动Flash逐步退场,带动行业迈向现代化Web技术。

这一年,Google做出重要决策,将Chrome从WebKit代码库分叉,推出BlINK渲染引擎,摆脱对苹果WebKit的依赖,加速Web技术迭代。从此,Chrome掌控技术方向,形成以其为中心的Chromium生态体系。

2014年,Chrome登顶浏览器市场,真正的统治不仅是市场份额领先,更是让行业围绕自己发展。此后五年,Chrome扩大影响力,改变Web生态系统。

在Chrome崛起前,Firefox的强大扩展生态是其优势。但Chrome愿景清晰,让扩展既强大又安全。2010年Chrome扩展商店上线,2014年超越Firefox,成为全球最大浏览器插件平台。

Google采用严格权限管理机制,降低恶意扩展风险,让插件开发更易。这促使开发者优先为Chrome构建扩展,甚至放弃对Firefox的支持。

2017年,Mozilla推出FirefoxQuantum,这是Firefox最大的一次技术重构,重新设计渲染引擎,引入多进程架构,优化速度和内存占用。Mozilla宣称Quantum与Chrome速度相当,且能节省30%内存。

但用户已习惯Chrome,Google账号同步、跨平台体验、无缝扩展生态,让用户缺乏离开的理由。对开发者而言,Quantum虽快但非市场主流,网站仍优先针对Chrome优化。

事实上,Quantum发布后,Firefox市场份额短暂上升后再次下滑。2018年,Firefox市场份额不足10%,Chrome份额逼近65%。

2015年,微软推出Edge,采用全新EdgeHTML引擎,拥有现代化UI,深度整合Windows 10,试图挑战Chrome。但为时已晚。

开发者不愿为Edge优化网站,用户尝试后发现其扩展生态匮乏、兼容性一般,最终回归Chrome。微软在Windows上强推Edge,反而引起部分用户反感。

2018年,微软宣布Edge放弃自家引擎,改用Chrome的Chromium内核。2019年新Edge发布,已成为Chrome变种。此时,Chrome市场份额突破70%,成为主流浏览器。

如今,Chrome面临诸多挑战。美国司法部要求谷歌剥离Chrome,欧盟也在施压。用户对Chrome资源占用高、隐私争议等问题怨言渐多。

新的挑战者也在崛起。微软Edge借助Windows生态,围绕AI、生产力工具和企业级功能反击;Safari(Webkit)把握苹果生态优势,凭借高效能耗管理和隐私保护策略,稳固用户忠诚度;Firefox(Gecko)专注隐私保护,为注重隐私的用户提供不同体验。

AI的崛起对Chrome构成更深层次威胁。如今人们直接向AI助手提问,若AI成为获取信息新方式,浏览器地位将受影响。3月,阿里发布「新夸克」,定位“旗舰AI应用”,其前身夸克浏览器在AI时代成为新主角,新网民对「浏览器」概念渐淡。

浏览器革命已然结束,没有永远的王者。IE曾辉煌一时,最终被时代淘汰。Chrome改变了Web,但能否适应未来变革?Chrome的下一个挑战,刚刚开始。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