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与MCP协议:智能体领域的创新突破

AI快讯2个月前发布 niko
56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智能体领域迎来重大变革,Manus及其开源复现掀起热潮,与之紧密相关的MCP协议成为行业焦点。上一周,智能体发展历程中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周,众多项目将Agent推向热议中心。

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智能体涉及规划、工具使用、记忆三个核心能力。其中,工具使用是智能体与现实世界交互的关键,如OWL、OpenMauns等开源项目,凭借强大的工具使用能力,精准返回所需信息,让智能体具备做事能力。

MCP协议,即模型上下文协议,由AnthroPic于去年11月首次提出,赋予Claude模型超级能力,实现AI与工作流深度集成。其优势显著,开发简化,一次编写多次集成;灵活性高,切换模型或工具无需复杂配置;实时响应,保持连接活跃支持实时交互;具备安全性和合规性,内置访问控制机制;可扩展性强,轻松添加新功能。

MCP如同专为AI应用设计的通用接口,类似USB -C,简化了AI模型与数据、工具和服务的交互。在没有MCP前,AI助手与外部工具互动需编写代码并调用API,配置工作繁琐,而MCP的出现带来了“标准化革命”,大大提高配置效率。

MCP作为新的开放协议,旨在为LLM提供标准化上下文信息传递方式,实现AI智能体与外部数据及工具结合。与传统API相比,具有单一协议、动态发现、双向通信等特点。其采用客户端- 服务器架构模式,包括MCP主机、客户端、服务器、本地数据源和远程服务等部分。

MCP应用场景广泛,在行程规划助手、高级IDE、复杂数据分析等方面,都能凭借其标准化降低复杂度,实现更智能的交互功能。并且,MCP集成流程明确,包括定义功能、实现MCP层、选择传输方式、创建资源/工具、设置客户端等步骤。

如今,MCP用例爆发,已有开发者建议构建商业化MCP服务器。不少开发者展示了其便捷性,如MattPocock仅用28行代码开发出MCP服务器,还有多个开源项目涌现,为智能体领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