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AI应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腾讯元宝与豆包的表现备受瞩目。腾讯元宝的迅速崛起,在AppStore排名上掀起波澜,一度超越DeepSeek“本体”登顶中国区免费榜,尽管随后DeepSeek又反超重回榜首,豆包也紧随其后位列第三。
腾讯元宝的蹿升始于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2024年5月腾讯正式发布腾讯元宝时,AI助手概念已不新鲜,当时腾讯看似“不着急”,但8个月后,元宝却在短时间内刷成“榜一”。这一转变背后,DeepSeek的破圈带来的“入口威胁”是重要因素。如今,DeepSeek全民热议,自带流量,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其势能若转化成腾讯生态外的新流量入口,对腾讯威胁不小。
元宝能登顶并非仅靠买量。首先,它是DeepSeek流量的第一波承接者,在DeepSeek登顶应用商店下载排行榜后不久,元宝就官宣接入,让等待的用户有了新选择。其次,接入DeepSeek的元宝首次面向用户时,就具备较高产品完成度,用户可在首页轻松切换模型,这背后是腾讯管理层的快速决策和产研团队的高效迭代。此外,腾讯全生态几乎通力“托举”,各事业群罕见地高度配合,微信更是给元宝开了“绿灯”。在这些基础上,腾讯投流的钱顺利转化为新用户,腾讯元宝2月的新增用户和DAU数据表现亮眼。
相比之下,同样背靠大厂、有自研大模型且名字通俗的豆包,与元宝走上了不同道路。这背后折射出腾讯和字节现阶段业务逻辑的差异。腾讯对AI业务秉持投资逻辑,关注时机;而字节秉持创业逻辑,关注可能性。DeepSeek爆火后,两家公司的反应不同。字节选择鼓励探索AGI研究课题,坚持自研,因为接入DeepSeek会影响豆包产品定位、团队士气和品牌认知。况且,豆包的DAU仅次于DeepSeek,在多模态识别等能力上与DeepSeek保持差异化竞争。豆包不会也不能学元宝,字节需提升自研模型声望,传闻中的自研深度思考模型将是一场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