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市场风云突变:2025年1月27日,美股见证英伟达单日暴跌17%,市值蒸发5900亿美元,而“始作俑者”是中国AI公司DeepSeek。它宣称以GPT-4十分之一成本训练出同等性能模型,瞬间搅动市场对AI算力需求的格局。
市场恐慌源于误判 :DeepSeekR1模型以低成本训练引发“算力需求崩溃论”恐慌。部分投资者认为模型效率提升会减少对英伟达GPU依赖。但存在成本核算幻觉,其真实训练成本远不止600万美元。且市场忽视了AI算力需求的“冰山结构”,多模态模型、实时推理等需求正快速增长。同时,DeepSeek开源策略冲击AIaaS估值体系,不过英伟达核心客户因CUDA生态绑定难以迁移。
英伟达反弹有底气:英伟达2024Q3财报亮点频现,Hopper架构芯片(H200)迅速占领数据中心市场,数据中心收入大幅增长。其真正护城河是2.8亿行CUDA代码构筑的生态壁垒,软件栈优势形成行业标准,迁移成本高。系统级解决方案深度绑定客户基础设施,Blackwell时代生态控制力更强。英伟达正从硬件公司向端到端AI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强调总拥有成本(TCO),增强竞争力。
AI竞赛“军火商”逻辑延续:科技巨头业务增长受数据中心和算力限制,纷纷加大资本支出。“星际之门”项目、特斯拉等都在大力投入。尽管DeepSeek带来突破,但不会导致巨头资本支出崩溃。不过,英伟达也面临挑战,博通、迈威尔科技等崛起,OpenAI推进自研芯片计划。但英伟达在AI竞赛中的“军火商”逻辑未变,市场对其部分芯片信心增强,大型集群建设持续,推理市场有望推动增长。
英伟达未来可期:DeepSeek冲击事件验证了算力在AI领域的重要性。英伟达作为全球AI军备竞赛的“基础设施提供者”,不可替代性将持续强化。未来3-5年,它仍将是AI算力扩张周期的最大赢家,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生态和开发者的依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