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科技领域呈现出一番独特景象,诸多带有“智能”属性的产品,都在积极接入DeepSeek这一AI大模型。从政府窗口智能客服,到手机天气预报App,再到便利店自动结账机,DeepSeek的身影无处不在。

广东率先开启行动。深圳龙岗区政务系统引入DeepSeek-R1全尺寸模型,让群众办事时能得到更智能的回应。东莞紧跟步伐,将DeepSeek纳入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广州更是推出DeepSeek-R1和V3671B双模型组合,推动政务数据融合。

企业圈同样竞争激烈。三大运营商集体接入DeepSeek,提升客服服务质量;微信搜一搜灰度测试接入,用户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百度搜索、京东健康等也纷纷行动,手机厂商也积极搭载。甚至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等美国巨头也将DeepSeek-R1融入自家云平台。
2月14日,中国信通院展开重要行动,启动DeepSeek国产化适配测评。这场测评如同AI界的“高考”,全面评估其在国产芯片、服务器上的适配效果及开发部署成本。背后旨在构建自主AI生态,众多国产芯片厂商已做好准备。
2月16日,OpenAI宣布GPT-4o模型升级至O3Pro水平,但这背后透露出其焦虑。因为过去半年,DeepSeek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强劲,用户增速快,还获得英伟达等支持。DeepSeek走“群众战争”路线,推动AI平民化,在硬件方面也实现突围。
当下,AI领域已形成三大趋势:政务AI化,未来办事效率将大幅提升;企业标配化,不接入DeepSeek的机构可能被视为落后;个人极客化,00后热衷于折腾DeepSeek。那些未行动的App面临挑战。
站在2025年,DeepSeek的爆火是必然。它契合了国产替代、AI平民化、中美科技战等历史节点,AI正逐渐成为基础设施,企业需做出选择,要么融入,要么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