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正展现出巨大潜力。具身智能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能源动力与硬件技术的提升,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设计与动力系统愈发成熟,同时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的融入,极大增强了其在感知、决策、运控等方面的智能化与自主性。

2023年11月2日,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产业战略。《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27年,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在金融行业,人形机器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银行场景。工行、建行已率先发力。2024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在“金融行业科技交流大会”展示了在网点对客服务场景探索应用人形机器人等多项前沿技术的成果。12月,其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珠海亮相,展现出流畅的智能化交互能力、丰富的金融知识和稳定的独立行走能力。

建行也不甘落后,2024年7月,国内首个智能人形机器人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基地在建行上海浦东分行启用。该训练基地采用开放式创新训练模式,有助于提升人形机器人能力。参训机器人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结合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可进行具身智能的推理和规划训练。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人形机器人搭载了720亿参数金融行业垂直大模型。

中行虽未推出机器人产品,但也在积极布局,2025年1月与优必选联名推出银行卡。
银行网点是智能人形机器人在金融行业落地的理想场景。人形机器人在智能服务引导、客户营销、事件处置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主动识别客户需求,提供专业业务引导,作为营销助手介绍金融产品,承担重复繁重工作。

回顾此前,通过AR和智能问答技术生成的“虚拟数字人”也曾在金融业有所作为。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都在虚拟数字人应用上进行了探索,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减轻银行后台咨询压力。
总之,人形机器人和虚拟数字人都在通过技术创新,为银行服务模式带来新的探索,有望推动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发展。